不少便利店老板都有这样的烦恼:
眼看着店里人来人往,客单价就是起不来。
为什么会这样?首先可以肯定都是,既然进店消费的人不少,证明便利店的选址和大体的经营策略是没问题,可能就是某些销售细节不到位,导致客单价不高。
既如此,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提高客单价呢?一起来看看吧!

增加顾客在店消费时间
据调查显示,顾客有70%的购买决定是在卖场内产生的。同理,顾客待在便利店内越久就越容易激发购买想法。
便利店属于小本经营,好的位置多是“寸土寸金”,店铺面积有限。虽然不能像大型超市那样可供顾客在里面慢悠悠逛个半天,但也可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环境条件,合理设计人流动线,让顾客多逗留一会儿,就能多留意店内的商品和活动。
比如将生活必需的特价品陈列在店内深处,让顾客自主进入门店深处。这时,在顾客必经的过道旁做好吸引眼球的货品成列,顾客看到就有可能顺手拿上一两件。

捆绑销售商品
客单价不高,可能是顾客一次性够买的商品不多。想让顾客买多点,可以试试商品关联捆绑销售和商品互补捆绑销售。
我们想象一下,一位女性顾客进店买一包薯片,但是在买薯片时看见一旁冷藏柜里的饮料。她觉得干吃薯片会口渴,于是在结账前就顺手拿了一瓶。再者,这位买薯片的顾客想必也是对吃的较为感兴趣,如果看到好吃的辣条也可能会想买一包。这样,客单价就提高了。所以,吃的和休闲饮料这两种互补性大的商品,就应尽量放在同一个地方或者旁边。

看看方便面旁边有没有火腿肠?洗洁精洗衣粉牙膏是不是在同一列货架?要在顾客意识到自己还需要某件东西之前,通过关联成列,满足他潜在的需求,让他一站式购足。
再者,可以将一些关联性和互补性商品捆绑成套装,加大折扣,可能会更容易一次性售出更多商品。

比如面包和饼干,用面包和饼干的组合装吸引原本打算买其中一种的顾客。结果顾客拿了一包,却买到两样商品。同个道理,可以将车仔面与咖喱鱼丸捆绑销售。

想用好组合装,就要研究好定价。简单地将两样商品价格相加肯定是不行的,重点在于价格上的优惠。
组合装在节假日节点应用更广泛,结合相应节庆及活动营销活动,事先准备好相应的商品组合和专门设计的礼盒,往往让门店销售额迎来暴涨,屡试不爽。
提供一些附加价值
可以设置一个满多少之后可以享受到的服务,比如赠送某件商品;或者,买满多少提供送货上门,这样有些消费者嫌自己拿麻烦就会多购买一点;再或者免费提供快递寄存,消费者在取快递时,也会顺手买点零食或者其他商品,带动便利店的销量。
最常见的就是买一送一,买二送三或者第二件半价这些的优惠,第三件免费之类的。买得多就可以享受更多的折扣,这样也可以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。

但店铺的单品种类要多,品牌也要不同,效果才会更好,就可以提高店铺的客单价,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带动店铺其他的商品的销量,而且利润的话,通常不会比单买一件低。
当然满减这类的也可以,但是就是没有买多少送多少这类的促销活动效果明显。